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啰哩啰嗦周刊主持人。
据《公羊传·闵公元年》的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句话算得上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了。
那么,咋避讳呢?
古人避讳所用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改字,把与皇帝名字相同的字,改为其他字。第二是空字,因避讳,空其字而不书,或作空围,或曰“某”,或径书“讳”。第三是缺笔,就是当文字中出现本朝皇帝的名字时,不书满其字笔划,缺笔以示避讳,谓之“为字不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避讳方法。
*还是现代科学,如微博某些字直接屏蔽了
那么,咋避讳呢?
古人避讳所用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改字,把与皇帝名字相同的字,改为其他字。第二是空字,因避讳,空其字而不书,或作空围,或曰“某”,或径书“讳”。第三是缺笔,就是当文字中出现本朝皇帝的名字时,不书满其字笔划,缺笔以示避讳,谓之“为字不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避讳方法。
*还是现代科学,如微博某些字直接屏蔽了
我真心建议大家,豆瓣很多的小组,能加就加,能申请就申请,别嫌麻烦。
因为你在简中互联网上,已经找不到任何去中心化的论坛了。而这种不靠算法、不求流量、真诚分享、ugc的帖子,是当今浮躁网络环境下的稀缺品。
豆瓣很多小组的很多内容非常优质,来自一手的信息也是可遇不可求。而且豆瓣整体而言是个女性友好的社区,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非常强的女性互助和姐妹情谊(比如唐山殴打事件出来后,小组里成员有种「我一定要做点什么」的使命感,然后在组里分享了自己在澳洲做社工的经历。鼓励更多厌倦单一主流价值评判体系的女性,如果有理想中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人性(人道主义)、人权、社会公正(正义),去打开另外一种人生意义的新思路和方向。
对一个清醒的人而言,这种「信息」远比「问责」「追查」「转发」更有用。已经对大系统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但是个体的逃离是有意义的。
当然,这些帖子你不加入,逛逛也能看到。问题是,我们比谁都清楚,大环境在无声爆裂,所有空间都在一点点剧烈塌缩。我所加入的无数小组,有的关停,有的私密,有的炸组。早上发现 fiveland 指北小组,即使我已经是组员,但因为转成了私密仍然无法搜索到,只能在自己长长的 list 里面去翻。
我想起河森堡曾经说,
「中文互联网内容的枯萎有目共睹……每个沉淀多年的BBS关闭,就意味着其中的一些优质内容永远消失,创作者们可能也从此消失于人海。我们满不在乎地放任了它们消失,就像在燃烧的图书馆前哼着曲儿围坐打牌一样。当初之所以淡然,是因为我们相信消失的东西还能找回来。
然而,当我们走进青烟缕缕的废墟才发现,大火带走了太多孤本。」
哦对了,顺带一提,在我去回溯这段原话时发现它已消失,只留下了一行小字: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现已无法查看。
因为你在简中互联网上,已经找不到任何去中心化的论坛了。而这种不靠算法、不求流量、真诚分享、ugc的帖子,是当今浮躁网络环境下的稀缺品。
豆瓣很多小组的很多内容非常优质,来自一手的信息也是可遇不可求。而且豆瓣整体而言是个女性友好的社区,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非常强的女性互助和姐妹情谊(比如唐山殴打事件出来后,小组里成员有种「我一定要做点什么」的使命感,然后在组里分享了自己在澳洲做社工的经历。鼓励更多厌倦单一主流价值评判体系的女性,如果有理想中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人性(人道主义)、人权、社会公正(正义),去打开另外一种人生意义的新思路和方向。
对一个清醒的人而言,这种「信息」远比「问责」「追查」「转发」更有用。已经对大系统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但是个体的逃离是有意义的。
当然,这些帖子你不加入,逛逛也能看到。问题是,我们比谁都清楚,大环境在无声爆裂,所有空间都在一点点剧烈塌缩。我所加入的无数小组,有的关停,有的私密,有的炸组。早上发现 fiveland 指北小组,即使我已经是组员,但因为转成了私密仍然无法搜索到,只能在自己长长的 list 里面去翻。
我想起河森堡曾经说,
「中文互联网内容的枯萎有目共睹……每个沉淀多年的BBS关闭,就意味着其中的一些优质内容永远消失,创作者们可能也从此消失于人海。我们满不在乎地放任了它们消失,就像在燃烧的图书馆前哼着曲儿围坐打牌一样。当初之所以淡然,是因为我们相信消失的东西还能找回来。
然而,当我们走进青烟缕缕的废墟才发现,大火带走了太多孤本。」
哦对了,顺带一提,在我去回溯这段原话时发现它已消失,只留下了一行小字: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现已无法查看。
今天需要生成一些假头像,一阵搜寻,发现了这个网站:https://generated.photos 非常强大,AI 生成,免费,各种参数(人种,年龄,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