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啰哩啰嗦周刊主持人。
多重宇宙

自己的生活受到很多人的行為所影響,不代表自己跟其他人生活在相同世界;自己的作為會影響很多人的生活,不代表自己就可能進入其他人的世界。

經常自以為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沒意識到實際上是不同世界之間的(不完全彈性)碰撞。

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6357.html
新四大发明:离婚冷静期,公摊面积,假期调休,灵活就业
我国专家最新表示,奥密克戎病死率为0.75%,是流感(0.1%)的7.5倍,并以此佐证动态清零政策的重要性。

我想先列举若干国家在某些时点上的奥密克戎病死率数据。加拿大:0.03%(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89408);英国:0.04%(https://www.ft.com/content/e26c93a0-90e7-4dec-a796-3e25e94bc59b);日本:0.13%(https://mainichi.jp/english/articles/20220303/p2a/00m/0sc/002000c);新加坡:0.04%(https://www.moh.gov.sg/)。

我并不是想说奥密克戎病死率已经很低,因为即便是上面较低的病死率,都可能相差好几倍。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奥密克戎病死率数据都需要复杂的前提条件。年龄不同,病死率就不同;营养健康状况不同,病死率就不同;疫苗接种情况不同,病死率就不同;医疗资源可及性不同,病死率就不同。

研究清楚每种情形下的病死率,才有助于抓住主要矛盾、精准施策。因此,当专家抛出一个没有前提条件的病死率数据并以此佐证高度同质化的防疫政策时,就已经牺牲了一些科学态度。

当然,让我感觉不舒适的不仅仅是这一点。

有没有哪个国家的奥密克戎病死率是0.75%左右呢?有。南非在今年年初的奥密克戎病死率约为0.7%(https://pubs.asahq.org/monitor/article/86/3/1/135633/How-Virulent-Is-Omicron)。当时南非的情况是:疫苗接种率极低,完整接种率不到30%(即便是现在,也刚超过30%)。即便算上自然免疫群体,比例仍很低。

知道了上述信息后,你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自我矛盾感。首先,按照中国公布的病例数和病亡数(包括上海近期的病亡数),我国奥密克戎病死率全球最低(可能没有之一)。在此情形下,专家不参考本国数据,是信不过自己的数据吗?

其次,中国疫苗接种率已超过80%,但专家参考了一个接种率不到三成的国家的数据,是信不过自己的疫苗吗?

当专家试图通过较高病亡率来佐证动态清零的必要性时,就势必有一些逻辑链条圆不上,真是难为他们了。

【网评】为了维持政策的合理性已经什么都不顾了。从北京玩出国际邮件感染致病这种突破科学的事情的时候整件事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事件了。
1.清朝医学家王清任著作《医林改错》(著于1830年)所附解剖图。(道光刻本)

2.比利时医生安德雷亚斯·维萨里著作《人体的构造》(著于1543年)所附解剖图 。(原作手稿) ​
推荐一位伊朗女艺术家的作品

https://www.naeemaei.com/
一个免费且开源的三维模型编辑器,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创建 Minecraft 那样四四方方的模型

https://www.blockbench.net/ www.blockbench.net
https://relingo.net/zh/index

这个好棒!!burning vocabulary 的替代,而且感觉还更强,全网页标注单词,还自动分级,视频双语,免费,用起来。 #productivity
拒绝恶质语言常态化的成本可以很低:加引号即可。不是做核酸,是「做核酸」;不是赋红码,是「赋红码」;不是境外势力,是「境外势力」。
其实最应该加引号的是「健康码」,因为「健康码」和一个人当前的健康状态无关。
上海曾经的独立书店季风书园自1997年创办,至2017年被 官方干预关门,惟微信公众号持续运作。前日(20日)该公众号发布文章《上海市民今天说“不”》(backup)整理了公民不服从理论相关书单,随即被审查删除,季风书园以关键词回复获取书单图片方法回应。

在此收集整理了书单中的书籍以供下载:《瓦尔登湖·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不正义的多重面孔》《反抗者》《论不服从》《弱者的武器》《反抗平庸之恶》《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美丽灵魂:黑暗中的反抗者》《良心反抗暴力:卡斯台利奥反抗加尔文
吵架时没发挥好,过了很久才想起来怎么骂。这种现象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 “l’esprit d’escalier”(直译作 “楼梯上的妙语”)来源于法国哲学家德尼・狄德罗。他在一次宴会上受到羞辱,却在下楼的时候才想起如何反击。
语言有时候就是一种咒语。当一个人说「请你配合」的时候,他的心理压力跟让他说出「你必须服从」是不一样的。前者让说话的人逃出了他对自己行为可能的诘问,想象出一个友善,理性,正义的自己,所以假如你提出质疑,你就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讲理,撒泼打滚,自私的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