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啰哩啰嗦周刊主持人。
在古装剧中,“老爷”是个常见的称呼,无论是达官还是富豪,他们在剧里都被叫作“老爷”,以彰显身份的尊贵之处。但这个称呼其实直到明代中期才出现。

比如唐宋时,可以叫主人阿郎,郎主,或主子,也有直接叫名的。
不知还要说多少遍,是明日黄花,不是昨日黄花。🙄


苏轼在《九日次韵王巩》诗中说:“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蝴蝶将为无处寻花而发愁,暗示到了这时候,人也将没有什么可玩赏的了。所以“明日黄花”原指过了节令的菊花。后来所指范围扩大,凡过时的事物均可用它来比喻,所谓“明日黄花,过时之物”,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昨日黄花”是一些人杜撰的词语,因人们不了解这里的“明日”是相对于重阳节的“当天”而言,并没有“未来”的意思。于是凭想当然,认为既指“过时”,当然不能是“明日”,而应该说“昨日黄花”。但“昨日”重阳节还没有到,“黄花”也怎么会过时,意义完全反了。

过时过时,当然是明日才叫过时,昨日都还没流行起来,怎么过时呢
tombkeeper: 凡人打架请神仙帮忙是要非常小心的。
你不可能直接跟神仙说 “请您帮我揍他”,对吧?神仙能干那事儿吗?回头先把你给揍了。所以得有点技巧:“您看,他们家的高粱长得都快盖过您的庙了。”
神仙一看 —— 这还了得,削了!庄稼不得高过一丈!
于是他们家的高粱穗儿就都被削没了。你们家种的是玉米,没事儿。
但是啊,保不齐神仙从此就惦记上你们村的庄稼是不是碍着他的庙了。好日子开始了。
世界末日

帽子从市民尖尖的头顶飞起,
叫喊声回荡在所有的空气。
屋顶工纷纷摔落,断成两半。
沿海地区——人们读到消息——潮水正上涨。

暴风雨已来临,狂野的海
跳上岸,为了粉碎坚固的堤坝。
大多数人患了伤风。
火车从一座座桥上坠下。

1911

作者 / [德国] 雅各布·范·霍第斯
翻译 / 黄雪媛


Weltende

Dem Bürger fliegt vom spitzen Kopf der Hut,
In allen Lüften hallt es wie Geschrei.
Dachdecker stürzen ab und gehn entzwei
Und an den Küsten – liest man – steigt die Flut.

Der Sturm ist da, die wilden Meere hupfen
An Land, um dicke Dämme zu zerdrücken.
Die meisten Menschen haben einen Schnupfen.
Die Eisenbahnen fallen von den Brücken.

1911

Jakob van Hoddis
一个知识点:telegram是可以删除用户名的,这样除了是通讯录好友外,其他人就再也联系不到你了,也就没有垃圾spam私聊出现了。

前提是把各种隐私设置好,该关的权限都关了
昨夜东风吹血腥,
天子不在咸阳宫。
两宫弃紫微,
宗庙尚为灰。

君诚中兴主,
路有冻死骨。
笳吹细柳营,
胡骑尘满城。

* 编自杜甫多首诗词。
判断一个住宅小区是否高档,我觉得应该加上下面两个硬指标
1.有公共卫生间
2.没有餐饮店等商铺

解释下,餐饮店是房租最高的铺面,是很多小区物业的最爱,但也是油污和噪音污染最大的源头。

国内有公共卫生间的小区也很稀少,去六七万一平的小区玩,居然没有公共卫生间,只能去老远的商场找
升官图是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乃至博弈品种,玩法类似大富翁,两人以上,轮流掷骰子,决定前进或者后退,最终先走到正中心太师位者为胜。

升官图。顾名思义,游戏以不断升官为目的,只是将异常复杂的晋升之路交由掷出骰子的大小决定。

过去的升官图大都是木版印的,明、清、民国都有,内容上有区别,各朝各代的官府设置有不同。图来自京东店铺,明代官职为基准。

结构是这样的,起首是科举之路,从白丁、童生、案首、监生、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解元、进士、会元、传胪、探花、榜眼最后到状元,共十五个递进。

有了功名就该入仕,先是知县衙门,再知州衙门、知府衙门、京县衙门、按察司衙门、监运司衙门、布政司衙门、京府衙门、督府衙门、钦差衙门、詹事府衙门、科道衙门、都察院衙门、国子监衙门、九卿衙门、六部衙门、翰林院衙门、内阁衙门、最后是太傅、太师、太保,共十九个官府机构,但并不都是官阶的递进,是衙门口递进。

每个衙门都有由低到高的官职,最高职位的品级决定衙门的大小,就像现在的机构有处级、局级、部级……。比如最小的是知县衙门,知县是正七品;九卿衙门的通政是正三品;太傅、太师、太保是政治局常委,正一品。

https://zh.m.wikipedia.org/zh-cn/%E9%99%9E%E5%AE%98%E5%9C%96
细思居然有道理
我们永远需要影视剧,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品性完美的人物、充满爽感的剧情,来解救我们平凡庸碌的生活。而是我们希望从千千万万个虚构的故事里,在许许多多虚构的人物身上,看见生活的本相,看见时代的角落,看见普通人的渺小与伟大,看见人性的黑暗与光芒,看见平凡的、软弱的、善良的、勇敢的、谨小慎微的、不屈不挠的,我们自己。

我们能在虚构的世界里,获得情感的慰藉、生活的疗愈、催泪的释放,皆因那其中,有正常活着的人,有真实的人性,有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自己。

而那些柔光全开的剧集,那些完美无瑕的好人,在各种外力加持、金手指全开的剧情里,轻松又体面地战胜了生活这个大坏蛋,只会反衬得真实人生里、我们不得不承受的委屈、妥协、不得志,像无人认领的笑话。

来源:反裤衩阵地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辛弃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