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啰哩啰嗦周刊主持人。
滚筒洗衣机,排水管离地面的高度是8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最大距离不超过1米。

这是个困扰了我两年的问题,自从自己买了滚筒后一直没搞明白,觉得是工人安装出了问题。

因为之前在农村和租房,几十年一直用的波轮洗衣机,排水管是越低越好,靠的是重力排水。

而滚筒洗衣机不一样,因为自动化程度较高,设计为上排水结构,靠水泵的压力排水,所以是不用贴着地排水的。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真的是施耐庵的名句吗?

水浒传全文检索,发现并没有这句话。

上网检索了一下,发现百度词条数有803万!这确实属于“名句”。

百度词条多见于各个自媒体账号,这些成功学鸡汤借此金句展开陈述观点。

但搜不到出处,于是试试一些严谨的渠道看看,正规出版物并没有这句话。

调整百度搜索日期,可以发现全网最早出现这个金句是一条微博,发布于2015年1月,而后突然变成名句,是有人2021年在抖音上胡乱造势,才有了今天800多万的“施耐庵式谣言”。

https://m.sohu.com/a/653268325_121044734/?pvid=000115_3w_a
由于突触修剪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记忆流失得越来越多。

到了 8-9 岁的时候,就已经只能回忆到 3 岁左右,成年人通常只能回忆到 4-5 岁,年老之后,甚至只能回忆到 6-7 岁。

总的来说,正常人的最早的记忆能追溯到 3~4 岁,只有极少数人能追溯到 1 岁。

以付出童年记忆为代价,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们的注意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集中起来,从而有了学习更多人类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基础。
据了解,微信、QQ、微博、抖音、百度、今日头条、知乎、豆瓣等社交软件和平台近日已把错了多时的“帐号”改为了“账号”。

去年4月,有媒体报道披露,微信、QQ、微博、抖音、百度、今日头条、知乎、豆瓣等多个社交软件和平台的用户登录页面、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等相关表述中多处使用的是“帐号”。据长江日报,多位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帐号”为旧时用法,现在正确的表述是“账号”。

据了解,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只有“账号”而无“帐号”。
兔子拥有双子宫,有着两套独立的子宫体、子宫颈和子宫口,而且每个子宫体还有独立通向同侧卵巢的输卵管。

当雌兔进入孕期,一侧的子宫口封闭且停止排卵的情况下,另一侧的子宫还可以照常接收卵子和精子。

也就是说,兔子是一种在怀孕期间还可以继续受孕的动物,可以无缝衔接的怀孕,每月一窝不是梦。
伊格尔·谢尔盖耶维奇·古琴科,
1943年起在渥太华的苏联驻加拿大使馆工作。1945年9月5日他带着密码本和109份关于苏联在西方谍报活动的文件叛逃到加拿大皇家骑警队。这迫使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组建了皇家谍报活动调查委员会。逮捕了39名间谍嫌疑人,其中18人被法庭定罪,包括加拿大共产党唯一的国会议员。

古琴科的叛逃曝光了约瑟夫·斯大林窃取核机密和当时还不为人知的潜伏特工计划。“古琴科事件”被认为是冷战的导火線。

苏联的间谍网,为苏联节省了至少10-20年的时间,以及大量的科研经费。而且造成了共产主义国家后来的各种核扩散。
刀郎在7月19日出了新专辑《山歌廖哉》,里面包括11首歌曲,分别是序曲、花妖、颠倒歌、画壁、静听、画皮、路南柯、罗刹海市、翩翩、珠儿、未来的底片。

最有味道的是《罗刹海市》,歌词太炸裂了,比如“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他是一只鸡,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似乎说了什么,又好似没说。
今天带小朋友去电玩城,游戏币1.5元一个,办ic卡的话有优惠,最低充值60块钱60个币,算下来1元一个,好像办卡实惠点?

重点在后面。

当我去刷卡投币的时候,卡碰了一下,投币数字使劲跳,最少的一次碰一下刷了4个币,最多的一次刷了12个币。

这个IC卡刷卡的时候,并不是碰一下刷一个币,而是放上去先迟钝下无反应,你以为没刷上,但你只要稍微迟疑下,好了,下个0.1秒你的币就流水般没了。

这家店我其实去过一次,上次也是这样,刷ic卡特别吃币,基本每次刷都会跳。

这种设计我有理由怀疑不是技术原因,而是故意为之,只能感叹真是套路深,太不厚道 ,把顾客当猴耍。
#内幕消息

在这么多年的打工经历中,有两个工作是我梦寐以求的。第一件是张家界武陵源景区门口开民宿,第二就是在敦煌养骆驼。

最近敦煌骆驼这个事情挺火的,刚好我有一点了解。

最开始时,月牙泉是属于旁边的月牙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过度取水,月牙泉面积骤缩,甚至不成月牙状。村里管理不过来,上交了给了敦煌市,后来敦煌市政府紧急求助甘肃省财政,做了一系列投资和维护,才有了今天的月牙泉景区。

在月牙泉景区开发完成后,月牙泉的村民也获得了一项特权——养骆驼。骆驼是由当地村民景区和联营,骆驼归村民养,在景区里营业。收入30%归景区,70%归村民,现在敦煌大概有几千只骆驼。

一只骆驼一趟100块起,一天基本能拉八九个小时。一条骆驼一天带来的毛收入大概1000块,扣除上交景区的30%,也至少还有七八百块,很多村民一家都是好几头骆驼。

在这样巨额收益面前,养骆驼的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为了雨露均沾,景区采取了排号的措施,每户的骆驼基本都排上三四天才能去景区营业一天,但即使这样,每户人家每个月的收入依然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这些骆驼基本好几天才能上一次岗,不像大家想得那样过度劳累。当你在北上广996存了几个月的工资攒了半年的假带着笔记本,月牙泉的乡亲们早都靠养骆驼财富自由了,而且是几代人的自由。

所以你只是以为骆驼叫苦,不知道自己过的比骆驼苦,骆驼上一休三,你呢?你应该恨自己没有月牙村的户口。
康熙做实验验证“囊萤夜读”科不科学

囊萤夜读的典故出自南朝刘宋时期檀道鸾所写的《续晋阳秋》,其中提到东晋有个叫车胤的,家里贫穷,点不起油灯,所以夏天抓了数十只萤火虫,放在布袋中,夜晚用萤光来照亮读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继日焉。)

《续晋阳秋》算是一本史书,既然采用了这一说法,显然这至少是当时流传的一个故事。可能也没有人会有闲情去验证其科学性和真实性,故信以为真了。

但是到清朝,康熙却心血来潮真的做了一次实验他采集的数量远超记载,达到了数百只,用一个大口袋装着,试图作为阅读照明,然而效果非常不佳,根本无法达到辨认字画的目的。康熙失望地告诉大学士们,书上说的也不能尽信呐!

[原文]六十年三月谕大学士等曰: 书册所载有不可尽信者,如云囊萤读书。朕曾于热河取萤数百盛以大囊,照书字画,竟不能辩。此书之不可尽信者也。-《东华录》
我认识一些在职场上发展非常顺利和出彩的人,他们特别擅长降维打击,在小公司长袖善舞,玩出来了自己的精彩,也为以后跨入大公司加分不少。

而能力更强的人,甚至在一潭死水的大公司也能掀起波澜,这才是更重要的能力。有些程序员鄙夷的PPT能力和架构师能力,如果能确实推进企业的发展,那也是一种了不得的能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