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啰哩啰嗦周刊主持人。
(仅供娱乐)互联网地狱:

1.所有视频只能竖屏播放,双击不是暂停而是点赞。

2.没有网店,必须从直播界面买东西。

3.所有论坛的字数限制统一为140字。

4.没有网站,都是app,连看个天气都得下app。

5.所有音乐和文档都是VIP下载。

6.所有人都在用微信而不是QQ,即使是传文件也是。

7.除了你没有人会用电脑,而且他们找你解决电脑问题不给报酬。

8.所有app都必须从应用市场下载,而且手机预装20个非系统app。

9.所有程序的推送算法都为了沉迷高度优化。

10.所有平台都加了大量奇怪的屏蔽词。

11.所有app都有10秒的开屏广告(扭动手机跳转)

12.所有平台都要求12位以上含有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密码。

13.所有视频都有15秒贴片广告,每看一分钟还有15秒贴片广告。

14.所有app的内存占用都是1GB,而且每两天会自动更新一次,每次更新会引入5个新bug,不更新不给用,而且必须联网才能使用。

15.你下载的所有游戏每过一小时就会有一个变成山海经游戏或者传奇,你看的网文每过一小时就会有一个变成婆媳大戏。

16.所有软件都会从华军软件园和西西软件园下载,而且只有绿色的安全下载和蓝色的高速下载两个按钮。

17.所有app,无论是用账号密码登录,还是用微信、邮箱、qq、微博… 通通都得绑定手机 ,都得实名认证,人脸认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77654/answer/2592989187
#大公司负面

7月16号开始,b站分享链接带上了分享者的uid。

换句话说,你分享一个视频,任何人都能顺着你的分享链接找到你的b站账号。

https://ift.tt/CW3j9lo
很多人获得知识的来源,不根据多方面线索和证据分析、推理,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只是看别人最后的结论。他们心里想的是:A 说这个,B 说那个,那我信谁的呢?
最后,他们的知识就建立在了信仰之上,而不是证据,逻辑和科学方法。不仅是普通人,高层管理人员也经常这样。
https://dontkillmyapp.com/

英文网站,介绍怎样让你的App不被手机kill掉后台的一些设置
不要在公众场合和别人争论意识形态相关的问题,例如性别、种族、宗教、消费观、婚恋模式、饮食偏好、个人好恶等。进行此类争论,你所得到的,只有仇恨。
最近社交媒体上优质内容越来越少,分享旅行、读书与工作的越来越少。有一种所有人都意懒心灰之感。但每天刷到的荒谬,越来越多。
一个小 trick,仅使用 bash 而不调用别的程序如 curl/wget 下载文件,非常适用于极端环境(比如你 rm -rf / 把 libc 删了)

wget ()
{
IFS=/ read proto z host query <<< "$1"
exec 3< /dev/tcp/$host/80
{
echo GET /$query HTTP/1.1
echo connection: close
echo host: $host
echo
} >&3
sed '1,/^$/d' <&3 > $(basename $1)
}
然后 # wget http://www.google.com/robots.txt 即可
P.S.: 只能HTTP,HTTPS告辞,且仅适用于 bash

ref: https://andreafortuna.org/2021/03/06/some-useful-tips-about-dev-tcp/

其实这也是一些脚本小子惯用的黑客伎俩,躲避关键字检查
有个人叫陆东,是苏州通判官,并代理知州。有一次,他判了一个流放罪。当时流放的人要用刀在其脸上刺字,陆东便下令在这个犯人的脸上刺上“特刺配某州牢城”的字样。刺完以后,下属人员相互议论说:“凡是说‘特’的,都是罪没有那么重,而由于朝廷一时的旨意才判刑的。如今这个人本来就应该被发配,再用‘特’字,就不符合官府行文的通例了。”

陆东听了这话,害怕上司怪罪下来,赶紧把“特刺”二字改成“准条”,并下令在犯人脸上重新刺。此事传出去之后,人们都讥笑他。

后来,有人向朝廷中书省和枢密院推荐陆东,说他有才能,建议提拔。参知政事石中立听到后说:“我知道这个人,不就是代理苏州知州时,在人的脸上打草稿的那位吗?”
——宋·魏泰《东轩笔记》
科普说明:2015年以前地方政府只允许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大连五个特区市发债,其他地方政府只能以城投形式搞基建
当年6月份以后,地方市、县两级政府才允许发地方债,但需上报当地省级政府审批。
五个特区市发债权,依旧保留独立,财政直接挂靠中央与省府平级,故大连与省并列无误!
Media
心理学家朱建国说,理学的兴起,其实是基于一种心理误区:“宋代中国人没有了自信,因此他们靠守节来获取安全感。在他内心中隐隐约约以为,只要他用强意志力谨守一些细微的行为准则,灾难好像就不会降临于他。”这种心理误区使中国知识分子从宋代开始都染上了“强迫性人格”,都成了完美主义者。他们给自己提出的标准非常高而不切实际,要求自己必须成为“圣人”,不允许自己犯哪怕最微小的错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理安全。这就是宋明理学的诞生背景。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这就是所谓的图表的艺术吧
痛苦把人们紧密地联合到一起,而幸福则让人们各奔东西。

《蚂蚁时代》
今天看过鲁迅的《娜拉出走之后》,随即把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看了一遍。

我曾经认为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变少了,看过这个才知道并非如此,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两个人结婚多年却从来没有进行过深入交流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我在上大学时突然意识到,我就像父母的一个棋子,他们生养我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养老、给自己带来荣耀。他们为了短期内比得上亲友邻居,不惜一切代价,包括他们自己的健康以及我的健康。不管我怎么给他们讲道理,他们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在这种条件下,为了我的可持续发展,我开始大量阅读、思考,才开始反叛。

在国内,无论男女,大家都像父母的玩偶,或早或晚,我们都要像娜拉一样出走。
群里一位朋友David Ne分享了理想国译丛系列的Kindle电子书,其中53本为mobi格式,1本为azw3格式。在此向他表示感谢!

这个压缩包,解压后可以用Calibre打开。

我前一段也考虑过整理这个系列,但是收集整理中文书很难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所以就无限期推迟了。
理想国译丛.zip
157.8 MB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