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人聊天提到味精,味精是个有趣的话题。

在我老家西南,有一个共识,吃肉,蛋,野生菌,发酵物(酸菜,豆腐乳,毛豆腐等)这四种食物的时候是不需要放味精的。

但是,小时候家贫,肉与蛋一个月吃不到一两次,野生菌也是季节性产品,腌制品也不能顿顿吃,故而味精成了炒菜的必需品。

穷的时候,一块钱买一包味精,在路上就撕个口子偷偷舔两口。

我奶奶做菜从不放味精,爸妈都说很清淡,但是我却觉得可口,应该是老人家比较闲,做的比较精致。

大部分普通家庭买的味精,都来自河南周口的莲花味精,曾经是全国第一的味精厂,巅峰时期,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3.4%,强大到难觅对手。

后来,又有了鸡精的概念。


大概多少年没吃味精我不知道,因为无论是大学餐厅还是外卖商家,你都保证不了他不放味精,但是我自己是20多年没有主动购买和使用了,也习惯做任何菜不放味精。

味精当然没有毒,毒性可以忽略不计(高温下微毒),但是味精的大量使用,只能说是贫穷和粗暴的饮食习惯。然而直到如今,依然是外卖和餐饮滥用,掩盖其食材和烹制技术的不足。

自己在家做饭,无论男女都特简单成本也很低,很多上班族不想吃外卖,又不会自己做菜,就经常买凉菜和卤菜吃,嗯,北方和中东部高温地区的凉菜和卤菜,下班买一份,可以说简直就是细菌培养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