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见的无线通讯协议

1.RF协议
常见于两轮电动自行车和四轮汽车的物理车钥匙。当按下钥匙上的寻车按钮(一般为铃铛图标按钮)时,遥控器会以特定的载波频率(通常为 315MHz 或 433MHz)发射无线电信号。车辆上的接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经过解调、解码等处理,识别出寻车指令,进而控制车辆发出响亮的警报声,方便车主快速定位车辆。
通讯距离一般可在10-100M左右。

RF协议其实指用于无线射频通信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和通信,其频率范围从 30KHz 到 30GHz 之间。通常说的2.4G 无线协议,如蓝牙、Wi - Fi(802.11b/g 等)、ZigBee 等,都属于 RF 协议在 2.4GHz 这个特定频段上的应用。

一些无线鼠标/键盘也经常用 2.4G RF 协议。

2.RFID协议
RFID 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和RF协议是两码事。一个完整的 RFID 系统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大部分组成。阅读器通过天线发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电磁场范围时,会接收信号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开始工作。
RFID协议用于较早期的饭卡,物理车钥匙,商超价格标签等领域。NFC 技术就是由 RFID 技术演变而来。


3.BLE协议
即低功耗蓝牙(BLE)。它使车辆与手机等设备连接实现解锁、启动等功能,通信距离一般在 5-10 米左右。BLE功能更丰富,更适合用在手机APP和车辆交互。BLE协议也常见于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设备。需要注意的是,BLE蓝牙设备,手机一般搜索不到也无法连接,需要使用特定App。

4.NFC
近场通讯(NFC),一般常用于公交卡,门禁,电梯,路由器,车钥匙等。NFC 技术的通信距离通常在 10 厘米以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不需要电流(实际上靠线圈感应的微弱电流驱动),功能相对单一。


5.UWB协议
UWB协议即超宽带(Ultra Wide Band)协议,是一种利用纳米至微米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最知名的应用即苹果的find me功能,其实UWB的应用范围远不止此。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也有大范围应用。

当然,根据定义,UWB 也属于 RF 协议。

6.红外线(IR)协议
利用红外线进行数据传输,常见于早期家电遥控器和功能机。工作时需直线对准设备,信号易受强光干扰,通信距离较短,一般在数米以内。早期的诺基亚手机和小米手机均支持红外协议,红外协议并非只能用于遥控领域,一样可用于手机之间文件传输。

根据定义,IR协议利用红外光波而非电磁波(波长约700 nm~1 mm)进行通信,不属于RF协议。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