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预期寿命和平均死亡年龄

人均预期寿命又称为平均预期寿命,是指按照当前的分年龄组死亡率水平下,活到某一年龄x岁以后,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如果不特别说明,平均预期寿命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平均预期寿命(指0岁预期寿命)并不是预测现在出生的人将来能活到多少岁,而是说,假设有一批人出生后每一年都按照当年的分年龄组死亡概率度过一生,那么这批人预期能够活多少岁。

需要注意的是,x岁人口的预期寿命并不等于0岁预期寿命减去x岁。例如,60岁人口的预期寿命并不等于(77.95-60)岁,而是等于e(60)= T(60)/ l(60)= 1946794/ 90881≈21.42岁,意思是说,按照上述生命表的分年龄死亡概率,活到60岁的人,平均来说,还有21.42年的余寿。

同理,100岁以上的预期寿命是1.1年,可以理解为已经活到100岁了,那有概率再多活一年。

中国统计的人均寿命均为人均预期寿命。

而跟普通人更密切的是平均死亡年龄。

有人去火葬场做过调查,男性平均死亡的年龄就是只有63岁,有的人说要去除30多岁、40多岁因病而死或猝死的人,数据才算正常。可是他不能保证年轻的时候就不会死,男的更容易有心脏血管疾病,30多岁就死的还真不少,所以较为客观的回答是男的平均来说,死亡的年龄是63岁左右。

当然,这种说法被官方斥责为谣言和无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