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
你连六亲不认都做不到,谈何移民
互联网上不乏有人囔囔要移民,一边口口声声要移民,一边买房买车置业忙,其实大家伙也知道,大多是嘴炮行为,偶尔那1%真移民的,还有一半悔不当初,成了爱国人士嘲笑的对象。
一个从没出过省,上学工作也不想离开原住地的人,你无法说服自己,他是一个有移民想法的人,出国旅游或留学镀金倒是有可能。
中国人所谓安土重迁,绝大多数人是不愿离开原住地,也不希望自己子女离开。
然而,事并不人愿。
我在河南经常遇到两类人,一类人说河南是人中国人的老祖宗并引以为荣,一类人则说自己是山西洪洞老槐树迁徙来的。
这世上的中国人,哪来那么多原生的老祖宗,历史上中国人口曾因战乱死到不足千万,北方更是十室九空。
移民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如果家底不够殷实,那移民显然得付出六亲不认的代价。
现在的华人,大多是当年不得不背井离乡的,还有官员富豪阶层,主动移民的并不多。
可见离开父母,离开亲戚和故土,需要多大的勇气。一旦离开,就算再多的视频电话又能解决什么事,互联网能干啥,能带他看病,能给他做饭?
我很反感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讲的是父母坐了一桌过年菜,子女却都不能回家,父母暗暗抹泪。
除了县城二流子和婆罗门,以及大城市事业有成的中产和原住民,有多少人能做到成年后团聚父母身边。
我小的时候,90年代初,特别不明白为什么村子里有些破落的老宅会无人居住,也不认识村中的陌生年轻人面孔和四个轮子的轿车从何而来。
到我再长大一些,有些面孔就从未出现,小孩也再也没听过他们的故事,就像如今村里30岁以下的小孩,不知我是谁。
我不是豪门,也不是婆罗门,我愿开枝散叶,不做别人嘴里的老祖宗,也愿我的子女如此。
互联网上不乏有人囔囔要移民,一边口口声声要移民,一边买房买车置业忙,其实大家伙也知道,大多是嘴炮行为,偶尔那1%真移民的,还有一半悔不当初,成了爱国人士嘲笑的对象。
一个从没出过省,上学工作也不想离开原住地的人,你无法说服自己,他是一个有移民想法的人,出国旅游或留学镀金倒是有可能。
中国人所谓安土重迁,绝大多数人是不愿离开原住地,也不希望自己子女离开。
然而,事并不人愿。
我在河南经常遇到两类人,一类人说河南是人中国人的老祖宗并引以为荣,一类人则说自己是山西洪洞老槐树迁徙来的。
这世上的中国人,哪来那么多原生的老祖宗,历史上中国人口曾因战乱死到不足千万,北方更是十室九空。
移民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如果家底不够殷实,那移民显然得付出六亲不认的代价。
现在的华人,大多是当年不得不背井离乡的,还有官员富豪阶层,主动移民的并不多。
可见离开父母,离开亲戚和故土,需要多大的勇气。一旦离开,就算再多的视频电话又能解决什么事,互联网能干啥,能带他看病,能给他做饭?
我很反感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讲的是父母坐了一桌过年菜,子女却都不能回家,父母暗暗抹泪。
除了县城二流子和婆罗门,以及大城市事业有成的中产和原住民,有多少人能做到成年后团聚父母身边。
我小的时候,90年代初,特别不明白为什么村子里有些破落的老宅会无人居住,也不认识村中的陌生年轻人面孔和四个轮子的轿车从何而来。
到我再长大一些,有些面孔就从未出现,小孩也再也没听过他们的故事,就像如今村里30岁以下的小孩,不知我是谁。
我不是豪门,也不是婆罗门,我愿开枝散叶,不做别人嘴里的老祖宗,也愿我的子女如此。
群里有人聊天提到味精,味精是个有趣的话题。
在我老家西南,有一个共识,吃肉,蛋,野生菌,发酵物(酸菜,豆腐乳,毛豆腐等)这四种食物的时候是不需要放味精的。
但是,小时候家贫,肉与蛋一个月吃不到一两次,野生菌也是季节性产品,腌制品也不能顿顿吃,故而味精成了炒菜的必需品。
穷的时候,一块钱买一包味精,在路上就撕个口子偷偷舔两口。
我奶奶做菜从不放味精,爸妈都说很清淡,但是我却觉得可口,应该是老人家比较闲,做的比较精致。
大部分普通家庭买的味精,都来自河南周口的莲花味精,曾经是全国第一的味精厂,巅峰时期,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3.4%,强大到难觅对手。
后来,又有了鸡精的概念。
大概多少年没吃味精我不知道,因为无论是大学餐厅还是外卖商家,你都保证不了他不放味精,但是我自己是20多年没有主动购买和使用了,也习惯做任何菜不放味精。
味精当然没有毒,毒性可以忽略不计(高温下微毒),但是味精的大量使用,只能说是贫穷和粗暴的饮食习惯。然而直到如今,依然是外卖和餐饮滥用,掩盖其食材和烹制技术的不足。
自己在家做饭,无论男女都特简单成本也很低,很多上班族不想吃外卖,又不会自己做菜,就经常买凉菜和卤菜吃,嗯,北方和中东部高温地区的凉菜和卤菜,下班买一份,可以说简直就是细菌培养基。
在我老家西南,有一个共识,吃肉,蛋,野生菌,发酵物(酸菜,豆腐乳,毛豆腐等)这四种食物的时候是不需要放味精的。
但是,小时候家贫,肉与蛋一个月吃不到一两次,野生菌也是季节性产品,腌制品也不能顿顿吃,故而味精成了炒菜的必需品。
穷的时候,一块钱买一包味精,在路上就撕个口子偷偷舔两口。
我奶奶做菜从不放味精,爸妈都说很清淡,但是我却觉得可口,应该是老人家比较闲,做的比较精致。
大部分普通家庭买的味精,都来自河南周口的莲花味精,曾经是全国第一的味精厂,巅峰时期,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3.4%,强大到难觅对手。
后来,又有了鸡精的概念。
大概多少年没吃味精我不知道,因为无论是大学餐厅还是外卖商家,你都保证不了他不放味精,但是我自己是20多年没有主动购买和使用了,也习惯做任何菜不放味精。
味精当然没有毒,毒性可以忽略不计(高温下微毒),但是味精的大量使用,只能说是贫穷和粗暴的饮食习惯。然而直到如今,依然是外卖和餐饮滥用,掩盖其食材和烹制技术的不足。
自己在家做饭,无论男女都特简单成本也很低,很多上班族不想吃外卖,又不会自己做菜,就经常买凉菜和卤菜吃,嗯,北方和中东部高温地区的凉菜和卤菜,下班买一份,可以说简直就是细菌培养基。
银行卡到期了要不要更换
今天收到了一条短信
登录手机银行,换卡页面也没区分是卡到期还是卡损坏,反正就暗戳戳写着
银行说话,就跟嘴里含了一截屎一样吞吞吐吐,要是真的换卡了,我觉得大概率就是变成限额5000了
不过我有张更老的磁条卡,有17年了,倒没提示过期,转账也能用。
今天收到了一条短信
您尾号2237卡将于2024年09月底到期。到期后该卡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三方支付的线上交易不受影响,但无法使用ATM取现、POS消费等服务。建议您及时更换新卡。可登录我行手机银行--我的账户--更多--借记卡换卡或携带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到营业网点办理。详情可关注【中国工商银行客户服务】微信公众号并回复“储蓄卡到期”。更换社保卡请咨询当地营业网点。如您已换卡,请忽略此短信。【工商银行】
登录手机银行,换卡页面也没区分是卡到期还是卡损坏,反正就暗戳戳写着
换卡后,权益为新卡权益
银行说话,就跟嘴里含了一截屎一样吞吞吐吐,要是真的换卡了,我觉得大概率就是变成限额5000了
不过我有张更老的磁条卡,有17年了,倒没提示过期,转账也能用。
曾经有几年,我暑假总要去我姥爷家小住几天,他的妻子、我妈的继母对我很好。
有个中午,我在那个小县城里溜达,忽然遇上一个老妇人,冲上来拉住我的手。
我认出她是汤姥,我姥姥的闺蜜,我之前经常跟我姥姥去她家。看见我,她很激动,更让她激动的,是发现我的腿上被蚊子叮了很多包,她认定我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上纲上线地责骂我妈妈的继母:“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就这么狠心!”
我心中有小小的不以为然,夏天腿上被叮几个包不是很正常吗?何况我当时已经十四五岁,读初中了,就是我亲妈,也不会将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了。她这么大意见,可能和她的闺蜜也就是我姥姥同仇敌忾了,尽管我妈那继母跟我姥姥没啥关系。
不过汤姥并不像有些人,只是通过骂人贩卖惠而不费的人情,她带着我,来到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上,给我买了条裤子,又买了瓶花露水,然后几乎是含着泪,目送我朝着我姥爷家的方向走去,我第一次感到,自己被一个长辈,眼泪汪汪地心疼。
我没什么长辈缘,爷爷去世得早,姥爷是个淡淡的人,奶奶因为生得好又嫁得好,做了一辈子少女,少女当然不可能是慈祥的。也就我姥姥有人情味一点,但她性格暴躁,她片刻温柔总被我视为风暴来临前的预警。
这样暴躁的我姥姥,没有太长久的朋友,却和汤姥成了闺蜜,友谊跨越几十年而历久弥新,代代传承,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汤姥在县城的家,是我姥姥的驿站,她从马圩子去其他地方,只要在县城停留,她就会在汤姥家中转。有时只是去吃个午饭,有时要住好几天甚至十好几天。
汤姥家很好找,顺着颍河闸下面的那条路一直走,走上一段,就能到她家门口。我十来岁时休学去乡下,中间也在她家住了几天。
那些夜晚,这对老闺蜜坐在我床前倾谈,我已经不记得她们都说了些什么,只是到了睡意渐起,仍听见她们的声音,像针线穿过鞋底,一下下不带信息量地,穿过我稀薄的意识。
她们年轻时,也是这样交谈的吗?
汤姥原本是阜阳城里人,中专毕业时,赶上下放。她被下放到颍上县,这地方,对她只是一个地名。去之前,有人跟她说,颍上有个叫某某的,有本事,够朋友,你去找她就行了。
汤姥就来找我姥姥,然后她们就成了朋友。年代深远,皱褶间尽是暗影,我不知道我姥姥如何体现出她有本事够朋友的,但细想想,她身上的确有一种江湖儿女的气质,具体地说来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意气相投,就能推心置腹,赤诚相待。
想当时的汤姥,一个斯斯文文的女学生,突然被空投到人生地不熟的县城,有我姥姥这样一个“坐地户”的朋友也是莫大的心理支持。
一见倾心不难,难的是漫长岁月里的莫逆于心。我姥姥不是普通人,她自带风浪,集敏感和暴躁于一身,只是在人家家里暂住,也能被她看得无数破绽并且不吐不快地指出来。
我姥姥在汤姥家并没有怎样收敛,似乎跟她的家人也有芥蒂。但是,无论怎样,无论在任何时候,汤姥对于我姥姥,总是有一种赤诚的包容。她始终站在我姥姥这一边,跟我姥姥的感受同步。
她们的友谊没有因为我姥姥去世而终结,直到现在,我妈有时还会去看汤姥。看颍上通了高铁,我也想着去看看她。对于我而言,汤姥不但是一个具体的人,她身上还有一个时代,一种不平凡的感情方式。
我常想,她是如何对我姥姥有这样深刻的信任。那样一种不被人性局限损害的友谊,是需要信任打底的,毕竟,在这世上,有一种特别伤感情的事物,叫做“转念一想”。
曾见多少情深意笃,忽然变成“转念一想”。
转念一想,你也不过如此。
转念一想,你算什么东西。
转念一想,你那些体贴殷勤,原来都暗藏心机。
转念一想,你没有那么重要,将你从我的生命里清理掉也可以。
温热的心,忽然变成一块石头,曾经珍存的细碎时刻,也变得一钱不值了。
滕肖澜有篇小说,写两个女人的友谊,原本起于一方的见义勇为,两人互生好感,从此成为至交。并没有发生什么巨大转折,只是其中一方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忽然就激起另外一方的“转念一想”,然后一切就都变了味。称赞像是讽刺,示好变成炫富,念头转过,一切就都是错,还在来往着,但内心怨恨着,用各种方式报复对方。
转念一想,是那个阴恻恻的小自我突然冒出头来,将那些美好的感情压下去,还以为至此才是醒转,看透世间真相。纳兰性德有句词:“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人心容易变”。最让人难过的变心,不是来自于外力的介入,就是这种自己的“转念一想”。
我不太爱看宫斗剧,就是里面有太多的“转念一想”,一转念,情意成灰,转化成杀伐决断。为了生存也许不得不如此,可是,寻常人世,有多少“一想”,不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臆想”——我们缺乏安全感到这种地步,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
然而所有安全系数的提升,一定会带来某种耗损,在这里,是情感的耗损,权衡一下,是不是得不偿失。
汤姥和我姥姥这延续一生的友谊,正是因为她没那么多的转念,比如说,在我姥姥对汤姥的生活指手画脚的时刻,和她的家人生出芥蒂的时刻,某些粗疏暴躁的时刻,若是一转念,会不会觉得“你对我不好”、“你见不得我好” 、“你不希望我好”?
转念如转身,很难再回头。
好在这人生里,总有不转念的感情,总有人有运气,做个不转念的人。
source:http://m.weibo.cn/status/5062087720568471
有个中午,我在那个小县城里溜达,忽然遇上一个老妇人,冲上来拉住我的手。
我认出她是汤姥,我姥姥的闺蜜,我之前经常跟我姥姥去她家。看见我,她很激动,更让她激动的,是发现我的腿上被蚊子叮了很多包,她认定我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上纲上线地责骂我妈妈的继母:“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就这么狠心!”
我心中有小小的不以为然,夏天腿上被叮几个包不是很正常吗?何况我当时已经十四五岁,读初中了,就是我亲妈,也不会将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了。她这么大意见,可能和她的闺蜜也就是我姥姥同仇敌忾了,尽管我妈那继母跟我姥姥没啥关系。
不过汤姥并不像有些人,只是通过骂人贩卖惠而不费的人情,她带着我,来到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上,给我买了条裤子,又买了瓶花露水,然后几乎是含着泪,目送我朝着我姥爷家的方向走去,我第一次感到,自己被一个长辈,眼泪汪汪地心疼。
我没什么长辈缘,爷爷去世得早,姥爷是个淡淡的人,奶奶因为生得好又嫁得好,做了一辈子少女,少女当然不可能是慈祥的。也就我姥姥有人情味一点,但她性格暴躁,她片刻温柔总被我视为风暴来临前的预警。
这样暴躁的我姥姥,没有太长久的朋友,却和汤姥成了闺蜜,友谊跨越几十年而历久弥新,代代传承,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汤姥在县城的家,是我姥姥的驿站,她从马圩子去其他地方,只要在县城停留,她就会在汤姥家中转。有时只是去吃个午饭,有时要住好几天甚至十好几天。
汤姥家很好找,顺着颍河闸下面的那条路一直走,走上一段,就能到她家门口。我十来岁时休学去乡下,中间也在她家住了几天。
那些夜晚,这对老闺蜜坐在我床前倾谈,我已经不记得她们都说了些什么,只是到了睡意渐起,仍听见她们的声音,像针线穿过鞋底,一下下不带信息量地,穿过我稀薄的意识。
她们年轻时,也是这样交谈的吗?
汤姥原本是阜阳城里人,中专毕业时,赶上下放。她被下放到颍上县,这地方,对她只是一个地名。去之前,有人跟她说,颍上有个叫某某的,有本事,够朋友,你去找她就行了。
汤姥就来找我姥姥,然后她们就成了朋友。年代深远,皱褶间尽是暗影,我不知道我姥姥如何体现出她有本事够朋友的,但细想想,她身上的确有一种江湖儿女的气质,具体地说来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意气相投,就能推心置腹,赤诚相待。
想当时的汤姥,一个斯斯文文的女学生,突然被空投到人生地不熟的县城,有我姥姥这样一个“坐地户”的朋友也是莫大的心理支持。
一见倾心不难,难的是漫长岁月里的莫逆于心。我姥姥不是普通人,她自带风浪,集敏感和暴躁于一身,只是在人家家里暂住,也能被她看得无数破绽并且不吐不快地指出来。
我姥姥在汤姥家并没有怎样收敛,似乎跟她的家人也有芥蒂。但是,无论怎样,无论在任何时候,汤姥对于我姥姥,总是有一种赤诚的包容。她始终站在我姥姥这一边,跟我姥姥的感受同步。
她们的友谊没有因为我姥姥去世而终结,直到现在,我妈有时还会去看汤姥。看颍上通了高铁,我也想着去看看她。对于我而言,汤姥不但是一个具体的人,她身上还有一个时代,一种不平凡的感情方式。
我常想,她是如何对我姥姥有这样深刻的信任。那样一种不被人性局限损害的友谊,是需要信任打底的,毕竟,在这世上,有一种特别伤感情的事物,叫做“转念一想”。
曾见多少情深意笃,忽然变成“转念一想”。
转念一想,你也不过如此。
转念一想,你算什么东西。
转念一想,你那些体贴殷勤,原来都暗藏心机。
转念一想,你没有那么重要,将你从我的生命里清理掉也可以。
温热的心,忽然变成一块石头,曾经珍存的细碎时刻,也变得一钱不值了。
滕肖澜有篇小说,写两个女人的友谊,原本起于一方的见义勇为,两人互生好感,从此成为至交。并没有发生什么巨大转折,只是其中一方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忽然就激起另外一方的“转念一想”,然后一切就都变了味。称赞像是讽刺,示好变成炫富,念头转过,一切就都是错,还在来往着,但内心怨恨着,用各种方式报复对方。
转念一想,是那个阴恻恻的小自我突然冒出头来,将那些美好的感情压下去,还以为至此才是醒转,看透世间真相。纳兰性德有句词:“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人心容易变”。最让人难过的变心,不是来自于外力的介入,就是这种自己的“转念一想”。
我不太爱看宫斗剧,就是里面有太多的“转念一想”,一转念,情意成灰,转化成杀伐决断。为了生存也许不得不如此,可是,寻常人世,有多少“一想”,不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臆想”——我们缺乏安全感到这种地步,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
然而所有安全系数的提升,一定会带来某种耗损,在这里,是情感的耗损,权衡一下,是不是得不偿失。
汤姥和我姥姥这延续一生的友谊,正是因为她没那么多的转念,比如说,在我姥姥对汤姥的生活指手画脚的时刻,和她的家人生出芥蒂的时刻,某些粗疏暴躁的时刻,若是一转念,会不会觉得“你对我不好”、“你见不得我好” 、“你不希望我好”?
转念如转身,很难再回头。
好在这人生里,总有不转念的感情,总有人有运气,做个不转念的人。
source:http://m.weibo.cn/status/5062087720568471
前几天给一老手机刷了个新系统Exthmui,重启后网络用不了连不上WiFi了,试了各种网络设置都无效,以为是ROM的问题,但又觉得不可能,都想到换回原来的Mokee 9系统了。
到了第二天晚上,突然想起来是时间的问题,因为手机时间和北京时间差距太大,导致无法联网,又因为没有插SIM 卡,无法自动较时。
然后装上梯子软件也一直用不了,换了三个客户端都不行,确认都是最新客户端,肯定都支持ss2022协议,但就是不行,都怀疑是手机内核问题了。
昨天看别人聊时间,突然反应过来,还是时间问题,ss协议要求时差不能超过一分钟。
时间是导致很多疑难杂症的一个因素,电脑上有chrony,而且pc网络对时间并没有特殊要求,有些重要的业务时间跟北京时间差几个月都在运行,而手机就没有很好的方案。
到了第二天晚上,突然想起来是时间的问题,因为手机时间和北京时间差距太大,导致无法联网,又因为没有插SIM 卡,无法自动较时。
然后装上梯子软件也一直用不了,换了三个客户端都不行,确认都是最新客户端,肯定都支持ss2022协议,但就是不行,都怀疑是手机内核问题了。
昨天看别人聊时间,突然反应过来,还是时间问题,ss协议要求时差不能超过一分钟。
时间是导致很多疑难杂症的一个因素,电脑上有chrony,而且pc网络对时间并没有特殊要求,有些重要的业务时间跟北京时间差几个月都在运行,而手机就没有很好的方案。
产品经理三大脑残设计:
1.永远拖不到底,找不到动态精确位置的瀑布信息流,尤其是网站上;
2.昨天,上午,一周前 这种模糊的时间显示,让人没法精确定时,统计
3."更新了一些功能",“修复了一些已知问题”这种自以为是便秘式的更新说明
1.永远拖不到底,找不到动态精确位置的瀑布信息流,尤其是网站上;
2.昨天,上午,一周前 这种模糊的时间显示,让人没法精确定时,统计
3."更新了一些功能",“修复了一些已知问题”这种自以为是便秘式的更新说明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贾谊 《治安策》
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会使所有人受益。大部分经济学家承认,技术进步 “在短期内会造成一些调整问题”—— 但这种精英式的态度令人反感,因为他们冷酷措辞里的 “短期” 可以是一代人的一生。
以电气化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 1870 年,此时美国取代英国成了技术进步的领导者。但在 1870 年后的 100 年里,美国工人却很少变成怒砸机器的 “卢德主义者”。原因在于,几乎所有人都从这场技术进步中受益。
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 J. Gordon)在《美国增长的起落》(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中称 1870 年 —1970 年为 “特殊世纪”。他认为这一时期的经济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1970 年至今,技术变革的步伐没有停歇,可人的受益有限。在美国,许多工人失业或者收入下降,造成中产阶级萎缩、贫富差距扩大,政治极化和民粹主义兴起。
来源:晚点 LatePost
从无人车到副总统候选人万斯,技术进步的 80 亿种可能
以电气化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 1870 年,此时美国取代英国成了技术进步的领导者。但在 1870 年后的 100 年里,美国工人却很少变成怒砸机器的 “卢德主义者”。原因在于,几乎所有人都从这场技术进步中受益。
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 J. Gordon)在《美国增长的起落》(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中称 1870 年 —1970 年为 “特殊世纪”。他认为这一时期的经济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1970 年至今,技术变革的步伐没有停歇,可人的受益有限。在美国,许多工人失业或者收入下降,造成中产阶级萎缩、贫富差距扩大,政治极化和民粹主义兴起。
来源:晚点 LatePost
从无人车到副总统候选人万斯,技术进步的 80 亿种可能
7月16日,ICANN 致信 .top 域名注册局的所有者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其在2024年8月中旬之前建立起管理网络钓鱼举报和暂停滥用域名的系统,否则将吊销其许可证。
Interisle 表示,top 稳定的域名大约有 276 万个,其中有 11.7 万多个是钓鱼网站。
可能有人不知道,top顶级域是由中国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的一个新通用顶级域名,接受中国反诈监管。
这下双重监管了😂
source :https://m.ithome.com/html/784110.htm
Interisle 表示,top 稳定的域名大约有 276 万个,其中有 11.7 万多个是钓鱼网站。
可能有人不知道,top顶级域是由中国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的一个新通用顶级域名,接受中国反诈监管。
这下双重监管了😂
source :https://m.ithome.com/html/784110.htm
万斯,一个生于1984年的年轻人,他的人设是“铁锈带的年轻乡巴佬”。这个标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2016年出版的轰动美国的小说《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几乎是万斯的自传,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铁锈带工业区工人家庭的小孩,因美国工业衰退而陷入困境的真实故事。
前几天突然发现领导坐着轮椅从走道上快速划过,才知道原来上上周领导没来不是出差去了,可能是出车祸了。
领导不在的这一周,就好像还在一样,该干啥还干啥,井井有条。
大公司就是这样,有规章制度有计划,有惯性,缺了谁也是一样转,跟着流程走就行。
也不知道互联网圈子和一些自媒体,天天盯着阿里腾讯这种顶级互联网企业的人事调动和离职干啥,吃饱撑的?
一个部门人事变动,也能洋洋洒洒大几千字文章,讲一个负责人的履历和能力,强调这些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确实吃的太饱。
文字输出能力太强,给他一句话,他就能衍生写出几十万字小说,这也是我不喜欢马伯庸的原因之一。
领导不在的这一周,就好像还在一样,该干啥还干啥,井井有条。
大公司就是这样,有规章制度有计划,有惯性,缺了谁也是一样转,跟着流程走就行。
也不知道互联网圈子和一些自媒体,天天盯着阿里腾讯这种顶级互联网企业的人事调动和离职干啥,吃饱撑的?
一个部门人事变动,也能洋洋洒洒大几千字文章,讲一个负责人的履历和能力,强调这些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确实吃的太饱。
文字输出能力太强,给他一句话,他就能衍生写出几十万字小说,这也是我不喜欢马伯庸的原因之一。
今天看到老家公布的高考喜报,有一所我熟悉的学校,与清华北大并列同一页表格,录取分数和排名均超过一些985,这就是中国最牛专科:上海海关学院。
录取分数也很高,622-646,北大和人大的最低分数线是658,这个分数线超过了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老牌985(均为文史类录取分数线)。
在我高考的时候,这所学校还是一个专科学校,我们村一个跟我差不多同龄小姑娘考的就是这学校,2003年毕业时月薪5000。
现在这所学校升级为本科了,但是敢于藐视一众985的分数,也显示了最近20多年择业观的变化趋势。
最后,我们村那个小姑娘的父亲是一个老师,你看,这就是20多年前信息差的应用。
录取分数也很高,622-646,北大和人大的最低分数线是658,这个分数线超过了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老牌985(均为文史类录取分数线)。
在我高考的时候,这所学校还是一个专科学校,我们村一个跟我差不多同龄小姑娘考的就是这学校,2003年毕业时月薪5000。
现在这所学校升级为本科了,但是敢于藐视一众985的分数,也显示了最近20多年择业观的变化趋势。
最后,我们村那个小姑娘的父亲是一个老师,你看,这就是20多年前信息差的应用。
关于调查记者,1890-1920年代,美国有个专门的术语Muckraker。老罗斯福曾描述他们是所谓“扒粪人”。
许多记者不喜欢这说法,认为这是老罗斯福对他们的污名化。
但调查记者扒粪,有可能让人吃的东西稍微健康点。比如1904年厄普顿·辛克莱匿名去芝加哥的肉类加工厂干了七个星期,第二年以连载的方式陈述他所见的肉厂现状。当时老罗斯福看了都觉得恶心。从此有了肉类检验检疫法案,有了1906食品药品管理法案,甚至有了后来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调查记者有可能让病人或非病人,都稍微过得像个人。比如1872年,《纽约论坛报》的朱利叶斯·钱伯斯将自己送进了布鲁明代尔精神病院,做出了病院如何对付事实上没病的病人。他的报导让十二个没病但被困在病院里的病人得以释放,反逼医院对员工和管理层进行了改组,并最终改变了精神病法。1887年,伊丽莎白·科克伦·西曼一度靠装疯,调查纽约女子精神病院,然后以奈莉·布莱的笔名,写了《疯人院十日》,揭露了医院的内部操作,大大改善了病院的情况。
调查记者有可能直接救人命。比如1996年《芝加哥论坛报》的约翰·M·克鲁德森发表研究分析,认为改在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上安装除颤器。这文章让航空公司开始在飞机上安装除颤器。十年后美国航空公司报告说,这些机器挽救了80人的生命。大概这80个人,会直接感谢克鲁德森。
调差记者可以让世界上最大的垄断组织头疼。比如1904年,美国史上第一富豪约翰·洛克菲勒经营的标准石油公司,成为当世最大的垄断机构。公司前员工富兰克林·塔贝尔的女儿艾达·塔贝尔在在杂志上连载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这报导后来直接作为指控标准石油公司的证据,导致世上最大的托拉斯被拆分为34家小公司。
大概洛克菲勒这类人,相当不喜欢调查记者。1974年尼克松下台,与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孜孜不倦的追查分不开,大概尼克松也不喜欢他们。
但即便如此,老罗斯福也承认过:只要所揭露的现象绝对真实,他感恩每个扒粪人。
“那个手里拿着粪耙的人,目光只能向下看;有人为他的粪耙献上一顶天上的王冠,但他既不抬头,也不理会别人给他的王冠,而是继续耙着地上的污秽。”
毕竟,很难指望尼克松和洛克菲勒,会自己凭空幡然悔悟。那就只有调查与揭露咯。
扒粪人这称呼不好听,但毕竟是因为:那会儿的美国还有待扒的污秽与阴暗,还有芝加哥肉类加工厂这类粪坑。 source
许多记者不喜欢这说法,认为这是老罗斯福对他们的污名化。
但调查记者扒粪,有可能让人吃的东西稍微健康点。比如1904年厄普顿·辛克莱匿名去芝加哥的肉类加工厂干了七个星期,第二年以连载的方式陈述他所见的肉厂现状。当时老罗斯福看了都觉得恶心。从此有了肉类检验检疫法案,有了1906食品药品管理法案,甚至有了后来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调查记者有可能让病人或非病人,都稍微过得像个人。比如1872年,《纽约论坛报》的朱利叶斯·钱伯斯将自己送进了布鲁明代尔精神病院,做出了病院如何对付事实上没病的病人。他的报导让十二个没病但被困在病院里的病人得以释放,反逼医院对员工和管理层进行了改组,并最终改变了精神病法。1887年,伊丽莎白·科克伦·西曼一度靠装疯,调查纽约女子精神病院,然后以奈莉·布莱的笔名,写了《疯人院十日》,揭露了医院的内部操作,大大改善了病院的情况。
调查记者有可能直接救人命。比如1996年《芝加哥论坛报》的约翰·M·克鲁德森发表研究分析,认为改在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上安装除颤器。这文章让航空公司开始在飞机上安装除颤器。十年后美国航空公司报告说,这些机器挽救了80人的生命。大概这80个人,会直接感谢克鲁德森。
调差记者可以让世界上最大的垄断组织头疼。比如1904年,美国史上第一富豪约翰·洛克菲勒经营的标准石油公司,成为当世最大的垄断机构。公司前员工富兰克林·塔贝尔的女儿艾达·塔贝尔在在杂志上连载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这报导后来直接作为指控标准石油公司的证据,导致世上最大的托拉斯被拆分为34家小公司。
大概洛克菲勒这类人,相当不喜欢调查记者。1974年尼克松下台,与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孜孜不倦的追查分不开,大概尼克松也不喜欢他们。
但即便如此,老罗斯福也承认过:只要所揭露的现象绝对真实,他感恩每个扒粪人。
“那个手里拿着粪耙的人,目光只能向下看;有人为他的粪耙献上一顶天上的王冠,但他既不抬头,也不理会别人给他的王冠,而是继续耙着地上的污秽。”
毕竟,很难指望尼克松和洛克菲勒,会自己凭空幡然悔悟。那就只有调查与揭露咯。
扒粪人这称呼不好听,但毕竟是因为:那会儿的美国还有待扒的污秽与阴暗,还有芝加哥肉类加工厂这类粪坑。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