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克制的、理性的关注互联网科技和人文的频道,也谈谈美食和电影,发现和分享一切有趣有价值的内容。
英国中学怎么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规矩

不论什么时候都得穿校服。
上厕所必须得请示,上课期间去厕所需要一张“通行证”。
不准嚼口香糖。
不准把短裙卷起来。
不能穿戴有颜色的围巾、外套或背心。


然而这些种种奇葩规定,与服从性测试有所不同。

就是针对叛逆期的青少年,设定一个不太要紧的规则,让叛逆的孩子去打破,降低孩子叛逆值。这就像结构中的预留缝,因为在预留的位置出问题,是可控的。

在规矩与破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这种教育方式,也许有其可取之处
垃圾的用户体验之iOS-第七篇

你能想象吗,在苹果手机上,Message的内容只能全部选择,不能只选择部分内容,如果你要复制出其中的内容去搜索或者记录,必须全部复制,然后再一点点删除。

痛苦且恶心的体验。

在安卓上,点击一下可以全选,然后长按可以部分选择,然后还能在一个临时剪切板随意编辑。

Fuck Apple! Rubbish Apple!

#苹果到底有多垃圾
社区应该走向一个低声誉或无声誉还是高声誉的系统?

高声誉是指外部KOL可以直接导入外部声誉,比如在微博是大V,来新平台直接继承已有声誉,粉丝量快速突破,比如国内抖音B站小红书。

低声誉是指在新平台几乎都需要从零开始积累声誉,哪怕在twitter再牛,来了也基本重新经营声誉。

无声誉是指无法积累声誉,纯靠内容取胜,没人关心谁发的帖子,只要内容有可取,就有人赞有人打赏,哪怕发过一百个好文,下一个是烂文照样没人睬。

source
垃圾的用户体验之iOS

苹果手机屏幕左边往下滑是查看通知,屏幕右边往下滑是打开快捷设置面板,但是左右如何区分呢,如果是从中间往下滑呢?
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明明我要看的是通知,结果来到了快捷设置面板。

好,现在我们要看通知,手指在左边屏幕下滑,然后你发现如果滑的不够,弹出的通知栏会被弹回去,因此下滑多少才够,2/3吗?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呢?

好吧,我现在要点击快捷设置,下滑1/3是快捷设置的第一个页,下滑2/3是快捷设置的第二页。我明明是要快速打开WIFI,结果一下子滑倒了第二页的音乐播放器页面。


如果是安卓,这会变得极其轻松,下滑就一定是打开快捷设置面板,无论是左边下滑,还是右边下滑,还是中间下滑。如果是多页,是采用的左右滑动的方式。上下和左右是互斥的,来保证你不会误操作。

查看通知也一样,不会产生误操作。

Fuck Apple! Rubbish Apple!

#苹果到底有多垃圾
80年代的开源文化

The real open source was in the 80s, when magazines would print the game for you to type at home. They even developed typing assistants that could checksum every line for typos.

archive
source
看《长安的荔枝》电影,其实是中式的恐怖电影。里最震撼、最让人破防的一幕,就是以全国之力运来的一瓮荔枝,死了一大批人,累死了几百匹马,花光了数不尽的钱财,动员测试了无数劳动力,驿站和方案。最终这荔枝被摆在了贵妃寿宴的果盘上,贵妃的手刚刚要触碰到荔枝,结果却被晌鼓打断,轻轻抽了回来。这千里而来的荔枝,只是摆在那,她一口不吃,你觉得失望吗?讽刺吗?不能接受吗?这个过程你一直在等等荔枝的味道会如何?等贵妃品尝后的表情会有多惊艳?等圣人会如何龙颜大悦?等小人物会如何因荔枝的圆满而改变命运?但其实荔枝一口未尝,就是这部电影的整个核心。

我举个例子你就懂了。我上初中时,学校通知下周校领导要来检查,于是全体动员,提前一周搞卫生,尤其是校园卫生死角,平时没人管的楼道、绿化带都要打扫的一尘不染,连旧的垃圾桶都要搬走换新,避免不雅观,而且通知学生当天不得请假迟到,也不能在校园内随便乱晃,甚至部分教学楼、实验室还给临时封了,结果校领导来了甚至没下车,只看了一眼就去了下一个地点了。

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权力意志的漫不经心。过程是否荒诞,结局是否合理,味道是否被检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为我一个念头奔袭千里,甚至这个念头都不是直接下达的命令,而是由下位者揣测出来的。贵妃为吃荔枝的这一瞬,为什么是整个悲剧的高潮?他不是拒绝,也不是表达不满,而是根本没有意识到,那颗荔枝的背后是一场人命,加国力,加系统,疯狂运作的代价。权力一直关心的不是过程和结局是否荒诞合理,他在意的只是他的意愿是否被执行。

所以说,荔枝进京就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摆在那里象征一种调度天下的能力,真正奢侈的是奇珍异果吗?如果你还在讨论贵妃历史上是不是真的爱吃荔枝,而在想马嵬坡死的冤不冤,是不是红颜误国等,那你就没有真的看懂。
终于知道为啥在苹果iOS系统上用不了session message这款知名的隐私聊天软件了

we've had some other users report issues making connections due to some VPN providers not supports QUIC connections

中国地区的vpn或机场大多不支持quic.

但是在安卓手机上,session不需要quic支持。

issue
GFW 更新了基于 SNI 的 QUIC 封锁机制

在USENIX Security '25的最新论文中,研究团队通过测量与分析,发现 GFW 自2024年4月起进行了升级,现可通过大规模解密QUIC Initial数据包,应用启发式过滤规则,并维护一份独特的封锁名单,进行基于SNI的实时审查与域名屏蔽。研究还发现GFW会忽略源端口小于或等于目标端口的QUIC数据包,表明其仅检测客户端发起的流量。研究还发现了该系统带来的两个全新攻击向量——降级攻击:利用解密带来的计算开销,通过发送少量精心构造的流量即可压垮审查设备,暂时降低GFW的审查效率;可用性攻击:任何人都能将GFW“武器化”,屏蔽中国境内外任意主机间的UDP通讯。研究团队已和 Mozilla (Firefox & Neqo)、quic-go及所有主流的基于QUIC的翻墙工具合作,设计并部署了有效的缓解措施。该团队已遵循“负责任的漏洞披露”原则,向CNCERT及方滨兴本人通报了可用性攻击漏洞。

—— gfw.report
以太坊十周年纪念 NFT

以太坊10周年全球庆典,为庆祝这一时刻,所有用户都将获得免费铸造纪念版「以太坊火炬NFT」的机会,不过仅限24小时内开放赠送,不要错过!

如何铸造?
1.打开铸造页面https://ethereum.org/zh/10years
2.点击「Claim YourNFT」并连接钱包,按照指引即可免费获取

NFT虽然免费,但依然需要支付矿工费,接近1刀


没啥卵用,图个乐呵
玩起来

npub1zef95zwy99jgq54nhctdyk49nd8u90qne2fkcmcujcnxxjtr9pzs3whurl

建议客户端:primal
好家伙,一看就是中国团队做的,张小龙都快被气哭了。

把nostr魔改的不像样了,不过对于小白倒是真的有用。

厉害的一点是iOS和安卓都出了,UI还挺有模有样。

开发者还贴心地解决了GFW的问题,用了国内服务器。

但是非开源也不支持授权模式,重要账号勿随意登陆。

玩明白了,就是用了nostr的密钥算法,其它实现可以说和NIP协议毫无关系。
不过也要注意安全,建议是新建一个账号。


另外,说好的去中心话呢?体现在哪
阿里小号全面下线

尊敬的用户您好:
根据运营商要求,阿里通信将不再使用手机号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号码保护服务。您使用的阿里小号将于2025年7月29日开始停止续费,并将按如下顺序分批结束服务并下线,对应号码将回收。若您的号码注册了互联网账号请您及时解绑,您的通信余额最晚将在您的号码结束服务并下线的次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照订购价完成退回。
1、2025年08月31日24:00结束服务并下线归属于陕西省的号码;
2、2025年09月30日24:00结束服务并下线归属于广西省的号码;
3、2025年10月31日24:00结束服务并下线归属于浙江省的号码;
4、2025年10月31日24:00下架阿里小号APP。
如您有任何问题,请通过阿里小号官方客服10029随时与我们联系。
由此对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https://aliqin.aliyuncs.com/

🆕8/12更新:阿里小号续命了,暂不下架,与运营商协调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制定,适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两种计费方式:

‌按量计收‌:
30页以下(含30页)不收费;
31—100页(含100页)部分按10元/页计费;
101—200页部分按20元/页计费;
201页以上部分按40元/页计费。 ‌‌

按件计收执行下列收费标准:
(一)同一申请人一个自然月内累计申请10件以下(含10件)的,不收费。
(二)同一申请人一个自然月内累计申请11—30件(含30件)的部分:100元/件。
(三)同一申请人一个自然月内累计申请31件以上的部分:以10件为一档,每增加一档,收费标准提高100元/件。


你就闹去吧
那十年,满城尽带黄金甲|摩登中产


不如我们从头再来。

2004年,冯小刚包下T97次列车,取名“天下无贼号”,从北京南下香港。
列车经郑州,过武汉,越长沙,车厢内德华高歌,葛优醉饮,一路欢声。
一年后,微醺的葛优转战《夜宴》剧组,这次冯小刚用一亿两千万,重建了一座皇城。
数米高的青铜吊灯有两百盏,皇后的凤辇造价五十万,1.2万平的大殿诡秘森严,大殿前数十匹骏马奔腾,每根毛发都用黑油熨染。
那几年,中国电影尽是大手笔与大场面。
陈凯歌的《无极》,到香格里拉布景,在无人区修路,为几秒镜头买了100多头高原犏牛。
徐克的《七剑》,远行天山三年,武器造了上千把,准备连拍6部,对标星战。
更早之前,张艺谋在内蒙胡杨林深处,拍下《英雄》第一个镜头。片中的树叶,都是60元每包,从老乡家收购。
刀光剑影裹着王霸雄图,呼啸向前。人民大会堂首映礼上,200大学生身披秦甲,高喊:风!风!大风!
2006年,张艺谋开拍《满城尽带黄金甲》,那风已浩荡无双。
电影投资3.6亿,在横店1:1仿建故宫,一万平广场上,铺满四百万朵菊花。
51岁的周润发身披八十磅重的纯金龙袍,龙行虎步,穿过金色廊柱,登上朱红高台,放眼望去,一片金色的海。
两年后,投资更高的《赤壁》到来。吴宇森要用6亿投资,“拍一部伟大的电影”。
六千名群演,奔跑在八卦阵之中,两千艘战船,浮动在波涛之上。最长一艘战船,首位长达38米,号称亚洲版特洛伊。
那些风声水气,已成绝响。多年后,参与拍摄的群演,回味起漫天落雪般的灰烬,“像大梦一场”。
那是澎湃的大时代,而时代越澎湃,主角反而越是小人物。唯有上行,才有逆袭。

21岁的李宇春,被352万条短信选成全民偶像,登上时代封面,她原本计划是毕业做北漂,在地铁通道站唱。
33岁的郭德纲,穿过大雾回天津办专场,一月接受采访140场,不久前他的梦想还是小剧场能坐满,说句“我很欣慰”。
那些年,我们看着旭日阳刚唱上春晚,看着王宝强越过原野,看着黄渤奔跑在《疯狂的石头》收尾,高架桥两侧,浮出海市蜃楼。
穿行过上行周期的人,都相信奇迹。
那十年,优酷上最火的歌是“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毕业季上最流行的歌是“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而写进高考作文题的歌是: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飞翔的人们掠过金色年代。

2001年,中国男足挺进韩日世界杯,2002年,姚明亮相休斯顿火箭队,2004年,刘翔110米栏决赛夺金,创造世界纪录。
那天,疾驰如风的他说:我感觉今天自己是一个奇迹的主角。
2008年,更大奇迹上演,29个巨大焰火脚印,沿北京中轴线破空踏来。
鸟巢之内,千人击缶,万人高歌,李宁飞天踏画,圣火熊熊,成为一个时代的燃点。
火光下,人人都是奇迹的主角。

奇迹背后,是经济狂飙带来的底气。
2001年,中国GDP增速8.3%,而这只是那十年的最低值。
2003年到2007年,中国GDP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速达到14.2%。
在西方,中国崩溃论悄然退场,英国记者金奇写了《中国震撼世界》,并成为英国年度最佳图书。
在国内,央视《大国崛起》纪录片多轮重播,盗版碟热销,被摆在摊位最显眼位置。
狂飙的经济,让原材料需求激增,煤老板成为上行周期第一批宠儿。
他们一夜暴富,再一掷千金,最爱到北京买房投资。煤老板们对望京不屑一顾,要买就买“一环”:以天安门为圆心,用圆规画圆,半径在3公里以内,否则不买!
他们买奔驰越野,开信贷公司,投资影视剧,多年后,导演彭浩翔对煤老板念念不忘,“你给我拍个艺术电影,拍什么内容我不管,一定让我女朋友走红毯”。
2010年,30多个煤老板集资50多亿,成立汾酒投资公司,豪言让汾酒产能提升3倍,和茅台一争高下。

与煤老板一起纵横江湖的,还有地产商。
1998到2007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增速20%,2007年,26岁的杨惠妍成为中国新任首富。富豪榜单前100名中,有39人从事地产业。
巨浪之下,热钱开始聚拢中国。
2006年,美国红杉资本合伙人迈克尔造访中国,称中国伟大公司或许还没有诞生。
一年前,号称投资半径“不超出硅谷40英里”的红杉资本来到中国,成立红杉中国基金。
红杉合伙人沈南鹏,意气风发坐在上海恒隆广场28楼办公室内,桌上摆着3部手机,每个月话费上万起步。
窗外,黄浦江江水奔流,一往无前。
那年,朱啸虎刚加入金沙创投,很快有外号“点石成金”;今日资本徐新,刚投资土豆网,并称哪怕不盈利“我们愿意养它三年”。
投资京东时,徐新嫌刘强东要200万美元太少,主动加到500万美金:“你现在没尝到钱带来的威力,你会觉得200万是远远不够的。”
2006年春节,从华盛顿飞回上海的38000英尺高空上,吴晓波给新书《激荡三十年》写下题记: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
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
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2005年8月,百度登陆纳斯达克,当天涨幅超350%。
媒体采访李彦宏,问他知不知道百度造就了8个亿万富翁,50个千万富翁,400个百万富翁。
李彦宏说,分享财富,共同奋斗。
两年后,阿里巴巴上市满月酒,酒桌上员工都在计算身家;同年,史玉柱在陆家嘴摆上市庆功宴,给所有人涨薪,并一人发一枚老凤祥定制金币。
财富浪潮从楼市到股市,从煤老板到互联网新贵,最后漫过每一个人。
北京海淀,星巴克内坐满创业者,推门进店,投资、创业、技术理想的话题扑面而来。
高中辍学的李想,4年身家过亿,笑谈发家历程:“我们这些人,前两年,还糊里糊涂的,什么都不知道……”
《新周刊》写出那十年的急切和野望,“如果你三十而未富,那你这辈子很可能已经没有机会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

2007年,身份神秘的外企经理李可,写了《杜拉拉升职记》,两年卖出210万册。
书里干练坚强的南方女子,成为无数白领的人生范本,“杜拉拉信奉踏实,不懈努力,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
上行周期的年轻人,总是自信又乐观,相信未来注定是他们的。
有媒体调查北上广深8个城市青年,发现7成以上年轻人不在乎失业,自信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
他们相信爱情,选择伴侣时,更多考虑人品志趣,门当户对被排最后。
他们相信梦想。广州赤沙村的小情侣,相信一定能搬到市区;北京唐家岭的蚁族,则梦想“三年一辆车五年一套房”。
在国贸,白领相信30岁前能当上主管,主管相信后半生都是中产,飞机靠背插着的杂志上,说就应该“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回望那十年,繁华之下是狂飙,而狂飙的遗泽是信心。信心是最强大的惯性。
惯性之下,那十年流光溢彩。
他们是许三多,他们是杜拉拉,他们是见证奔腾的马冬梅和夏洛,他们是贾樟柯的风流一代。
风流轮转。
19年后,满城已无黄金甲,横店广场也无耀眼明黄,蚁族的城中村已化森林公园,碧桂园忙着交房,昔日女首富焦头烂额。
去年夏天,徐峥穿着不合身的外卖服,试图讲述逆袭人生,结果被骂得声名狼藉。
电视上播的是小欢喜、小舍得、小别离,45岁的黄磊在楼道上痛哭流涕: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
有人剪辑了马云的视频,2008年,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2018年,马云说:要改变我们自己。
2020年,马云说:都难都难,现在都难。

所有人都在翻山渡海,沿着周期向上攀爬,而旅途越艰难,越想念远去的夏天。
今年42岁的刘翔,已退役十年,罕有露面。
2020年一档综艺上,他和几个小朋友在大巴车上休息,小朋友问他到底几岁。
刘翔笑着回答说:“我想永远停留在21岁,再来一遍。”
越来越多人回望那十年,不是贪恋黄金的甲光,而是想重温信心的力量。
每个上行周期,狂飙的经济,总能带来信心,而重启上行周期,则需以信心为起点,凝聚心气。
今年夏天,苏超火爆,一座座奥体中心内,人声鼎沸,人潮如海。
这只是草根联赛,但当人们都相信它会成功,都有心气把它办成功,它就能成为奇迹。
夏夜漫长,体育场灯光璀璨,欢声如雷,笑容如昨。

恍惚间又有热风吹过。
不如我们从头再来。

source(注:原出处频道在iOS已被屏蔽故复制转发)
啰哩啰嗦分享频道
keybase 这个软件不错,既可以当工具用,也可以当聊天软件,关键还是E2EE,曾经5年前也是个现象级别网红,如今无人问津,官网博客四五年没更新了,但看起来软件还一直在更新。 不知道还有人在用吗?国内基本搜不到用户群体。 我在公司用挺好。因为公司网络监控,使用p2p或者tor网络反而会因为主动发起太多境外ip连接而被监控通报,这种中心化的加密软件反而更适合我。至少目前也没有被墙。 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跨平台,安卓/iOS/Windows都能用。 之前一直用的xmpp来在公司电脑和手机上同步一些东西,但xmpp总感觉差点意思。
还试过Briar,但是加好友用于同步场景太困难,必须互相扫码,笔记本上就尴尬了,也没有iOS客户端。不过局域网内靠蓝牙和WIFI通信不错。

币圈的status也不错,但是其消息是临时存储,易丢,也不跨平台。

Simplex/Quiet使用也不是太方便。

Nostr生态也很丰富,但Nostr更适合当推特刷,不适合聊天与同步。因为其完全的去中心化,relay之间没有联系,导致消息易出现不同步的问题。

Session,即使翻墙了也可能连不上,挑节点😅

Signal必须用手机号注册,居然号称保护隐私,纯粹蠢来着,虽然很久后才加了隐藏手机号的功能,但总觉得在侮辱人智商。

Matrix生态也不算很繁荣。

传说中的ThreeMa不免费。

WhatsApp/Line 这类肯定不想用,而且也不是随便就能注册的。

Wickr Me被亚马逊宣告死亡。

两三年前曾经用过一个叫wire min的,也极度难用,用户数基本为0。

再多说几句,Bluesky似乎还不错,Facaster更像个笑话(需要邀请码,或者评估你的推特账户,或者收费)。

Fread用来刷Bluesky/mastodon/RSS不错.
Back to Top